非遗里的莱芜年味 || 石桂利和他的木版年画
作为民间迎春祈福的传统表现形式,木版年画以工笔细致、颜色多彩、寓意丰富等特点流传至今。莱芜木版年画孕育于莱芜地区人文环境、风俗习惯之中,选用上等梨木板材雕版,印制工序细致繁复,画面构图均衡匀称,造型写实简括,形象饱满敦实,线条刚劲有力,色彩明艳鲜亮,呈现出齐鲁民间艺术普遍具有的真实、豪放品格。石桂利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芜木版年画的第四代传承人,在农历兔年来临之前,他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了“嫦娥伴天宫”、“玉兔呈祥”两幅作品。
2022年,是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突飞猛进的一年。备受鼓舞的石桂利耗时两个月创作出作品“嫦娥伴天宫”,笔触细腻、情感丰富,涉及玉兔、嫦娥、楼宇,还有空间站等元素。创作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则是木版的刻画,由于一锤一凿都需精雕细琢,为了呈现更好地效果,石桂利使出绝招“左右开弓”,左右两手各执一把刻刀雕刻,不断打磨的刻板便有了精致的造型。
“兔子在老百姓的心中,有着吉祥如意、生活平安,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的寓意。所以以前很多人都会把年画贴在墙上、门上以祈求来年的生活和和美美。”石桂利说,他为了兔年制作的第二幅作品“玉兔呈祥”,正是将传统纹饰团花、古钱附着于玉兔身上,寓意着富贵吉祥,而红色的兔子眼睛,则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石桂利制作木版年画已有40多年,从小时候跟着父辈们耳濡目染,到现在的技艺精湛,中间经过了很多的创新尝试。石桂利说:“一开始做得很简单,真正想做出东西,是在真正从事这个行业10年以后。那时候有了绘画基础,制作工具也用的顺手,作品自然就像样了。”谈起最近得意的作品,石桂利指着一对132cm*66cm的木板年画说“这是复刻了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绿云门神》,从设计到最终完成,一共用了半年的时间。”
农历兔年即将到来,石桂利也有自己的心愿,他希望“借着‘嫦娥伴天宫’、‘玉兔呈祥’这两幅作品,祝愿祖国越来越好,航天事业越来越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