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依玖 发表于 2023-5-1 08:27

这个假期,一起打卡红色莱芜!开启一场别样的红色文化之旅吧。

    春未尽,夏初临,现在的莱芜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正是旅游出行的好时候,温度适宜,万物生机盎然,连空气都带着香甜。趁着假期,开启一场别样的红色文化之旅吧。
莱芜战役纪念馆    莱芜因莱芜战役而出名。1947年2月20日至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英勇奋战三昼夜,取得了莱芜战役的重大胜利,创造了解放军历史上“以少胜多”“运动歼敌”的光辉战例,被列为百战经典。

▲摄影:邵凯    莱芜战役纪念馆是系统了解莱芜战役的好去处,纪念馆由革命烈士纪念塔、莱芜战役展览馆、莱芜战役全景画馆三个部分组成。

▲摄影:王啸

▲摄影:李锋

▲摄影:邵凯    馆内以巨幅油画和地面塑型相结合,“声、光、电”于一体模拟莱芜战役城北围歼实战场景,让前来参观的人有一种身临其境和惊心动魄之感。


▲摄影:邵凯    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铸铜浮雕,一处处还原情景,通过现场感受、聆听,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置身其中,颇受震撼。

▲摄影:邵凯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    上世纪30年代,白色恐怖之下,中共山东省委屡遭破坏,以刘仲莹、赵健民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斗争、执着找党。
    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刘仲莹、赵健民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于1935年在这里成立了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成为山东党组织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摄影:李庆林    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是省、市、区共同推进的重点党建工程。基地坐落于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鹁鸽楼村,主要包括山东省工委旧址展馆、莱芜早期中共党员故居群落、云台山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等。
    展馆分为上下两层,从星火初燃、光耀齐鲁,风起云涌、前赴后继,独立斗争、探索前行,铁血担当、自建工委,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等8个部分讲述了那一段光辉的历史。


▲摄影:李庆林汪洋台    汪洋台位于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吉山村,原名钓鱼台,传说当年姜太公曾在此垂钓,故得此名。
    1945年8月,泰山区军民为纪念汪洋及262名在吉山战斗中牺牲的将士,在钓鱼台上修建抗日烈士纪念碑,将钓鱼台更名为“汪洋台”,以供后人瞻仰。

    如今,汪洋台上青松缀亭,绿水绕台,青山环抱,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节,广大党员干部、学生、群众等社会各界在此地开展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709文化产业园    这里以709印刷厂旧址为基本依托,完好地保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特色建筑,功能区划分清晰,有较为完整的工业遗存,废弃的工厂、古老建筑的断壁残垣……浓浓的年代气息展现在眼前。

▲摄影:王啸    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陈旧的砖房、古老的车辆,让人瞬间回想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摄影:王啸    这里年代气息浓厚的食堂墙上有着显目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标语,杯子上也印有毛主席的头像,“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改造后的食堂仍然对外开放。

▲摄影:王啸    不远处的山东小三线纪念馆内,一幅幅建设时期的照片高悬空中,工人劳作的场景也被原比例还原,仿佛回到了那段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摄影:王啸    漫步在这里,那个特定年代的影像扑面而来,无数建设者舍小家顾大家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赤子精神,天当罗帐地当床的拓荒精神,和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激发着当代新一代青年。
吴伯箫故居    吴伯箫故居现位于莱芜区凤城街道办事处吴花园社区居委会西南部,1997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伯箫故居,总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园区共有四个展厅,除吴伯箫先生的旧宅外,还分别展示了吴伯箫先生的生平,学者对先生的评价,以及吴花园社区的历史。
    吴伯箫故居原为四合院建筑,是其祖父吴汉祥于同治二年(1863)修建的。故居原有房屋18间,但经过1933年、1947年和1982年的翻修,仅有两栋南屋基本保持原貌。其中西南角的一间为陈列室,陈列着吴伯箫生前用的桌、椅、床等生活用具,南屋为展览室,墙上用照片、文字展览板的形式,概要地再现了吴伯箫的一生。
    在几十年革命征程中,吴伯箫先生始终保持着党的优良传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人民有着朴素深厚的感情。先生通过自己的作品激励人们把一切困难置之度外,以苦为乐,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渡过难关。
    莱芜文化底蕴厚重,红色基因浓郁,每一处的红色魅力都值得你品味,这个假期,和家人朋友一同重温红色记忆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假期,一起打卡红色莱芜!开启一场别样的红色文化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