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进课堂,共话小雪节气之美
--济南市莱芜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18班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随着冬日的悄然临近,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在这个节气里,二年级十八班的卢浩霖妈妈走进了孩子们的课堂,带来了一场关于小雪节气的丰富知识讲座,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季节的更迭。
小雪三候,自然规律的体现。
卢浩霖妈妈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小雪节气的“三候”。古人将小雪分为三个阶段,每五天为一候,以此来描述节气的气候变化特点。小雪的三候分别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成冬。”一候意味着降水形式由雨转为雪,彩虹不再出现;二候描述了阳气上升、阴气下沉,天地间的交流减少;三候标志着冬天的正式到来,万物开始沉寂。通过这样的讲解,孩子们对自然规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传统习俗,文化的传承。
接着,卢浩霖妈妈讲述了小雪节气的传统习俗。在中国,小雪时节有着丰富的民间活动,如“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在这个季节,人们开始腌制腊肉、咸菜,准备过冬的食物。此外,还有品尝糍粑、晒鱼干等习俗,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新年的期盼。家长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诗词赏析,文学的熏陶。
最后,卢浩霖妈妈带领孩子们赏析了与小雪节气相关的古诗词。通过阅读如“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等诗句,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诗词的韵律美,也体会到了古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情感。诗词中的雪花飘落、植物变化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情感表达,让孩子们在文学的熏陶中感受节气之美。
通过这次家长进课堂活动,二年级十八班的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小雪节气的知识和习俗,也在诗词的赏析中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讯员潘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