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论坛-莱芜都市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节回家会感染当地毒株吗?收好这份「防护攻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3 0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多“阳过”的人害怕自己会二次感染,尤其临近春节,计划返乡或旅游的人,对病毒又添了一份担心。
    跨省出行会否感染当地新毒株?二次感染症状会更严重吗?
回老家过年,会感染当地毒株吗?
    春运流动是对个人防护和体质的又一次考验。“阳康”后再次感染新毒株的可能性有多大?多项研究曾给出数据。
    2022年12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耶鲁大学等中美专家联合在《科学报告》杂志发表论文,其对2021年4月前的研究荟萃分析发现,曾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会再次感染新毒株,但再感染发生率仅为万分之0.7(人·天),低于首次感染发生率。
    对传播力更强的奥密克戎的荟萃分析同样表明,先前感染其他毒株的人再次感染奥密克戎的风险,比未曾感染者更低。
    近期,《柳叶刀》子刊发表的新研究收集了446名感染者的血液和鼻腔样本(323人接种了疫苗),分别测量抗体中和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德尔塔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效果,以观察抗体在感染或接种疫苗后的有效时间。
    结果发现,在感染或接种疫苗4周后,鼻腔开始产生抗体,但增加水平有限,且鼻腔IgA抗体水平平均持续9个月就开始下降,并快速恢复至感染前水平。而血液中抗体于感染2周后出现,并在9个月后上升2181倍,此后一段时间仍高于感染前,并持续至少一年。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殷凯生表示,这项研究为“奥密克戎短时间内不会重复感染,但长期可能重复感染”提供了证据,也为临床防治、日常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朱珊表示,回老家过年感染当地毒株的可能性非常低,虽然毒株表现出南北差异,但是隔得再远,它们仍有一定“血缘关系”,感染一种毒株后人体产生抗体,也可以抵抗另一种毒株。
    目前我国流行的毒株是BA.5.2和BF.7,他们同属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机体有交叉保护作用,外地“阳康”回到老家,短时间内不会感染老家的毒株。
    但是随着时间增长,体内的抗体水平逐渐减弱,虽然理论上可以保护我们3~6个月,再次感染可能性非常低,但也不是100%不会感染,因此做好防护总是不会错的。
如何保护还没“阳”的家人?
    除了返乡后是否会二次感染,一些已经“阳康”的人更关心还没被感染的家人健康。
“阳康”后会传染家人吗?
    朱珊表示,首先要确保自己是否真的“阳康”,可以观察症状是否好转,比如头不疼、嗓子不疼、呼吸顺畅,体温正常保持3天以上,睡得好吃得好。
另外,连续两天核酸检测阴性,或连续三天自测抗原阴性,满足这些条件,传染性非常低。
    如果实在担心传染给家乡的亲人,可以在不适症状消失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返乡。返乡以后,看望老人还是需要格外小心,尽量避免和老人等脆弱人群接触。
家人还没“阳”,需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相较年轻群体,老年人感染后发生重症几率更大。如果家里有老年人,建议多关注其变化,如神志淡漠、活动减少、嗜睡、食欲不振等。
    老年人的反应可能没有年轻人明显,即便不是新冠,既往肺部感染的老年人也存在症状不典型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如果家里的亲人还没有“阳”,了解和督促他们打疫苗非常重要,尤其是高龄、身体差的老人。除了一部分老人身体条件不允许外,加强疫苗接种刻不容缓。
    如果有条件,返乡时候建议准备一些口罩、消毒用品、体温计、退热药、抗原试纸、血氧仪等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返乡前、中、后的防护提醒
    无论是否“阳过”,返乡路上人员聚集、流动性更大,同时正值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提醒大家做好以下防护:
返乡前
  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状况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提醒,尽量避免前往疫情流行比较高的地区探亲访友,同时也倡导处于疫情流行水平较高地区的群众尽量减少外出。
    建议简化行程或错峰出行,距离较近且条件允许最好自驾;老年人及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尽量避免出行。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建议推迟返乡计划;对于居家治疗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不要探亲和旅游。
  准备防护物资、常规药物
    如医用防护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手消毒液、一次性手套、抗原检测试剂、常规药物等。
    需要提醒的是,酒精属于易燃品,飞机、铁路禁止携带。乘坐高铁、动车、火车时,尽量使用消毒湿巾等替代酒精,且消毒凝胶每人限带100毫升。
返乡途中
  戴好口罩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处于环境密闭的场所时,全程正确佩戴防护口罩;佩戴口罩超过4小时最好及时更换。
    保持安全距离
    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自驾人员加强车辆通风消毒,减少在服务区逗留时间。
  保持手卫生
    随时保持手卫生,避免接触公共物品或接触口、鼻、眼等部位;
    不要随地吐痰;
    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帕或肘部遮挡。
  错开用餐
    与邻座错开用餐,用餐前务必对手部进行消毒,结束用餐后及时戴好口罩。
返乡后
  自我消毒

    到达目的地后,将穿过的外套放在通风处悬挂。
  避免接触老年人
    回家后尽量避免接触家里的老人或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接触时要进行个人防护。
  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根据病情抓紧就医。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家人的健康状况。
  减少聚集活动
    探亲访友时也要佩戴口罩,减少聚餐、聚会次数,聚餐、聚会时要减少人数和时间;
    不得不聚餐时,建议使用公筷、公勺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争议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莱芜都市网 鲁ICP备09082194号-1 经营性ICP:鲁B2-20220951号

GMT+8, 2025-5-15 22:32 , Processed in 0.027089 second(s), 2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