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论坛-莱芜都市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提醒每年4月至6月春夏季是儿童手足口病高发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4 08: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提醒每年4月至6月春夏季是儿童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做好疾病预防。
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儿童常见传染病
好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
1-2岁组发病率最高

每年自3月下旬始
手足口病疫情将逐渐上升
4-6月份进入春夏季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疤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庖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或表现为大疮样改变。
    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但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烧或肢体颤抖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医就诊。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较多,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水杯等物品或环境均可被感染。
此外,呼吸道飞沫、咳嗽、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等也能够传播病毒。
感染手足口病后怎么办?
健康监护
    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年龄3岁以下、病程3天以内和EV-A71感染为重症高风险因素。如出现持续高烧(体温38.5C以上超过3天)、神经系统异常(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易惊、烦躁或肢体颤抖抽搐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居家消毒
    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做好隔离
    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对与其共同居住的其他儿童应采取隔离措施。
日常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专家表示,接种肠道病毒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鼓励满6月龄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同时,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防病指引
    ☑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游玩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 勤通风: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 少聚集: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拥挤处玩耍,如室内儿童游乐场等。
    ☑ 勤清洁: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等餐具和用具。
    ☑ 勤观察:留意孩子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疱疹或皮疹,如有,应尽早就医。
    ☑ 打疫苗: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别,接种EV71疫苗(6月龄-5岁)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 远病患: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避免亲密接触病人,不建议跟病人拥抱或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等,避免感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争议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莱芜都市网 鲁ICP备09082194号-1 经营性ICP:鲁B2-20220951号

GMT+8, 2025-5-15 12:54 , Processed in 0.028310 second(s), 2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